发布时间:2007年06月05日 作者: 来源:
静心阅读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家”穆罕默德·尤诺斯写的《穷人的银行家》,启示颇深。尤努斯在赤贫的孟加拉能把乡村银行办得轰动世界,在其服务群体、所处经营环境、经营宗旨与我们信用社的历史颇为相似,但他们是在赤贫的、保守的、充满歧视、无任何外在力量支持的社会环境中生长的,其精神颇值得深思。现略举一、二事例希望有所启迪。
尤努斯于1983年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他的目标是: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从而使他们永远地摆脱贫困生活。这位只向农民、渔民、工匠及贫困人群提供小额贷款的尤努斯被誉为“乡村银行家”。是因为他对全球性反贫困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与其相比,我们信用社是否需要在思想上进一步提升,真正树立为农民办实事,帮助他们实现发家致富的理想呢?
尤努斯一直思索如何帮助社会底层人们摆脱赤贫,这个理想诞生于1976年,那天,他自己拿出27美元借给村子里42个制作竹凳子的农妇。此后他与他的学生们艰难地做着,他坚信“对穷人的赠款是害了穷人,有偿的帮助才是真正帮助穷人”,一生以帮助穷人自立为己任…… 30年间,莱珉格银行累计发放53亿美元贷款,惠及400万穷人,还款率高达98%。他的目的是使穷人释放出潜力而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永远摆脱了贫困。我们信用社在经营中有这种精神吗?尤努斯对待工作的契而不舍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孟加拉国是一个保守的伊斯兰教国家,妇女地位低下,不但平时几乎足不出户,必须出门时也会把脸遮得严严实实。在尤诺斯的眼中,最渴望得到经济援助,最有能力自力更生、谋求发展的对象是广大的妇女,他认为他和他的银行,有责任帮助妇女战胜传统文化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让妇女从乡村银行贷款,并不是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为此,尤诺斯做出了很多努力。最初,他主动上门招揽生意,隔着高墙大喊:“请你贷点款吧!”,因被人误认为是在勾引良家妇女,多次受到人身攻击和威胁。但是尤诺斯并没有放弃,且很快就发现,妇女们对贷款的有效使用比男人们强多了。同样的金额,贷给她们能比贷给男人们给家庭带来更大的好处。所以,尤诺斯慢慢调整了银行的贷款策略并给予妇女优先贷款的权利。现在乡村银行的400万客户里,96%都是妇女。妇女们通过从银行得到的贷款,添置生产工具、为子女交纳学费、改善家庭伙食等,不仅提高了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妇女们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管理、统筹贷款,发掘出自己从未发现的才能,慢慢赢得身边的人的信赖和尊重,对于推动孟加拉国严重的男尊女卑思想的转变,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尤诺斯于2004年推出了针对路边乞丐的扶贫计划。 该项目无偿为乞丐们提供9美元的贷款,乞丐们可以用这笔钱在街头摆个糖果摊子,或者卖点小孩子的玩具,这样就可以摆脱挨家挨户乞讨的命运。一开始尤诺斯预计将会有4000到5000个乞丐参加这个项目,不过,尤诺斯显然低估了这种“自食其力”项目的感召力,到2004年末,一共有26000个乞丐拿到了贷款。乞丐们挺争气,他们大部分都成功转变为小贩,并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社会的尊重。尤诺斯成功了。尽管项目开展时间还不长,但是近60%的贷款已被偿清。尤诺斯的理念给我们深刻启示:我们信用社也是服务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多年来是帮助了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但反思一下我们的贷款是否存在嫌贫爱富心理?应该说信贷员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大面积的存在傍大款、垒大户、弃小额、媚富的心理,放贷盲目追求贷款额不顾贷款面,不顾社会效应与整体效应,还多方找理由为自己开拓。尤诺斯的创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尤诺斯的格莱珉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有两大特点,一是额小面广简便,如:起初第一次贷款的最高额为25美元,贷款周期为一年。二是不需要任何抵押,是为没有抵押物的人而设的。每个借款申请人都必须加入一个由相同经济与社会背景、具有相似目的的人组成的借款小组,其一般由5人组成,组建前需接受七天的相关政策培训,小组成员都很认真,如有一个不过关就会被打发走,贷款到期后如果小组成员有一个还不了贷款,其他人必须还上,并且其他成员在几年时间里都没有资格申请大额贷款,这样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借款者们互相帮助。另外,各区域借款小组还形成更大的联盟即“中心”,每周按时在约定的地点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开会,形成“小组+中心+银行工作人员”的贷款程序,有效降低了由腐败与无效率带来的金融风险 。通过这种特殊的机制,极大地调动起借贷者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小组机制是“群体压力”——信贷风险由单一借款人转嫁至‘一群人’,在这个群体中,任何一人无法履行还债义务,所有人都会受累,借款人之间因此互相施压,确保人人准时还款,以免累己累人。” 尤诺斯的格莱珉银行用小额度、整贷零还、小组联保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突破抵押和担保的传统信贷流程,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哲学,取得了成功。他们说:“格莱珉银行不会用法庭来解决贷款不能偿付问题,不会让律师或任何外人卷进来”。我们要向尤努斯学习三个方面,第一,为弱势群体服务,第二,贷款额小面广,第三,小组的群体压力机制。光有理念,没有有效的实际运作机制,格莱珉银行和尤努斯不太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这些看似简单的机制很适合我们借鉴,也许我们都偿试过,但我们没有去做细做精,贷款过程没有加强管理,在做的过程中就跑调变味了,道德风险形成大批贷款不良贷款,在管理中我们缺少坚持、落实精神。
尤诺斯的“乡村银行”得以扩展的重要成功经验,是工作者和经理们的努力与奉献精神。他们挑选富有活力的年轻人来管理分行,新经理的上任的任务是自己建立一个分行,起初他们没有办公室,没有居住的地方,没有什么可以接头的关系,他们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如实记述自己要设立分行的一切,分行经理每天都要步行若干里设法会见村名,向他们解释贷款小组的办贷程序。他们抛弃政府官员作风,用新的思想与谦虚的形式创建了一个新的“官员”品牌。他们到村庄工作时常住在被废弃的空房子里、学校招待处或当地的议会办公处住宿,禁止应邀去富人家做客,不准接受任何人食品。但银行给员工的工资只相当于政府部门的初级职员的工资,但相比之下工资高的多条件优越的其他银行很少能将其员工挖走,是什么原因使之如此忠诚?是培训、友谊、迎接挑战的感觉、信任、是帮助自己体现自我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员工中间建立起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工作人员把自己看成是一位教师,帮助借款者及存款者开发潜力,发现自身力量,扩展其能力。上下级可以自由地讨论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可以经常承认自己的错误。尤诺斯的银行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相比之下,我们信用社几十年来确实没有形成完整的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给员工建立施展充分才华的平台,思想形形色色,缺乏刻苦精神,还存在谋人不谋事、谋位谋钱不贡献、对信用无忧患意识、无视信用社的发展的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已向农村充分引入金融竞争机制,信用社多年来一统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已被打破,我们必须快速觉醒,设计整套应战机制,迅速调整战略,抢占市场,否则前途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