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传真  > 正文

利辛农商银行助新菇农秸秆养菌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1日 作者:李晓刚 来源:安徽利辛农村商业银行

 

“销路很不错的”,日前,80后利辛籍新菇农庞晓明笑得很灿烂,“这还得亏了你们的支持,要不然,我还在为钱发愁呢。”他蹲下身,轻轻抚摸幼嫩的菇面,眼神很温柔,“这已经是第三棚了,前面两棚的蘑菇,客户反映都很好,照这样下去,贷款很快就能还清了,估计还能赚不少呢。真是谢谢啊!”

 

与其他种植蘑菇的菇农不同的是,庞晓明的蘑菇是以秸秆为培养基质,他把秸秆、稻草等混合后做蘑菇“产房”,实现了秸秆的回收利用。“这个技术是我在江浙打工时学到的,用秸秆作原料种蘑菇,不但能提高蘑菇等食用菌的产量、品质,而且培养基使用后还可用作优质的有机肥还田,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因为没钱,这个好项目差点夭折。”回想创业的艰辛,他感慨地说,“多亏了农商行伸手相助,我才能把这个环保项目做起来,并且越做越好。”

 

庞晓明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2014年,他带着刚学到手的蘑菇种植技术回到利辛县汝集镇。满腔创业情怀的他,却遇到资金短缺难题。正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通过县农委牵头,利辛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了解项目详情后,在确认项目环保、前景广阔的前提下,为其发放农家乐+易贷卡+创业贷等组合贷款近10万元,解决了他的创业资金难题。两年的时间内,两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利辛农商银行又相继为其发放了30万元的贷款,帮助庞晓明的蘑菇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菇农庞晓明拥有蘑菇12棚,主要种植平菇、金针菇等菇种,固定雇有采摘工人14名,最多时采摘工人40多名。以批发价每公斤15元的标准,每天向外批发蘑菇几十至近千公斤不等,产品远销到阜阳、蚌埠、淮北、淮南等地市。除去生产成本,平均每天获利超过800元。

 

作为以“服务三农、扶小济微”为己任的县域金融支柱力量,利辛农商银行一直将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作为信贷投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并积极扶持农村创新生态项目和农民创新环保项目,支持了一大批农户和农场从小做大,做优做强。截至目前,利辛农商银行共发放涉农贷款余额37.58亿元,较年初增加3.75亿元,有力支持了县域种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