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5日 作者:徐炽林 瞿丰年 来源:金寨县联社
“东西峰叠中平坦,南北狭长一径穿”。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贯穿了整个金寨县果子园乡,道路两边不远处是峰峦叠嶂。这里没有四岔路口,没有霓虹灯光,也没有喧嚣的街市,虽然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可这里的经济并不繁荣。为了使农民走上致富路,果子园信用分社始终扎根在这里,提供着金融服务,做创先争优的排头兵。
分社里面,七位对“三农”事业满怀憧憬的伙伴交集在这里,组成一个小团队。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亲如兄弟。他们亦师亦友,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相互分享工作经验。老员工从年轻人身上吸取朝气,感受活力;年轻人从老员工身上学习精华,感知不足。团队虽小,可他们协同合作,在提供优质服务的时候,敢于争先,勇于争先,善于争先。正是由于他们在业务上、服务上处处争先,2010年被评为县联社先进集体,多名员工评为先进个人或先进党员,在此基础上,分社又奋力提出争创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单位,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争创工作得到上级联社和群众的认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并提供着优质的服务。
为存款,他们服务“说干了嘴”
加大存款吸收力度一直是信用社每年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只要咱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工作人员能得到广泛的认可,那么存款量肯定会有较大提高。每当农民朋友来办理业务时,享受到了优质服务,自然愿意把钱存在这里。
果子园分社员工在服务上始终坚持做到“三心四点”,“三心”即真心、诚心、留心;“四点”是指微笑多一点、嘴巴勤一点、效率高一点、做事好一点。每项用心服务都能为他们赢得不少认同。在吸储工作中,他们做的最好的就是嘴巴勤一点,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三声制度,即面对任何顾客都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他们用最美的微笑去面对农民,用最耐心的话语去为农民解惑,农民朋友很淳朴,简单的三声制度让信用社有了很多存款回头客,虽每天不断的业务让他们顾不上喝口水而说干了嘴,他们没有怨言;分社每位员工都乐于与农民朋友攀谈,谈钱存在信用社比放在家里的好处、钱存定期比活期的好处,这样只要农民有了余钱,就想到了放在信用社有种种“好处”,经常的攀谈,让农民养成了良好习惯,有了钱就放在信用社;长期以来,分社员工一直坚持“把一切方便留给客户,将所有麻烦留给自己”的服务宗旨,在做好柜面服务的同时,他们还捕捉信息找储源,锲而不舍揽存款。每当员工知道了哪些农户家里有了大量余钱后,就是说破了嘴也要把这笔钱拉到信用社来,一次在得知因修建六武高速公路斑竹园段需要给部分居民支付占地补偿款的信息后,多次上门联系,感动了赔偿办的工作人员,也得到了需要补偿的居农村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将100多万元的补偿款全部存入果子园信用分社。
“凝结人心的是真情和信任”,这个小团队对待客户真情守信,换来了业务份额的不断增长,截至2月末,该社各项存款3500万元,较去年底增长900万元。也许你们要说,这分社的存款规模真不大,可是前些年,这家分社的存款总量才1000多万,这两年,因为现在的这个小团队的内勤工作人员,用一个月基本休息不超过两天的敬业精神,磨破嘴皮,认真服务,从而换来了存款的大幅度增加。
天道酬勤,凭着勤一点而不断说干的嘴巴,分社员工对吸储这一难题的解决很有信心,存款规模的扩大这为他们创先进团队,争优质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贷款,他们服务“跑断了腿”
虽然近几年信用社的中间业务蓬勃发展,可贷款还是信用社获得稳定收益的中坚力量,涉农贷款也是农民解决资金难题从而致富不可或缺的一条路子。在贷款方面,果子园信用分社的服务依旧做的很好。
一辆摩托车,一个公事包,一具雨衣是分社信贷员深入农村、深入农户的基本装备,果子园乡地处大别山腹地,村级公路坡度大,很多路都是摩托车不能走的,而去走访住在村下面组的农户,就完全只能靠信贷员两条腿。这就出现了信贷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情况,他们奋战在乡间地头,因此对贷款农户的家底了如指掌。信贷员每个月下乡时间都在15天以上,多的甚至达到25天,为了给农户提供贷款服务,他们真的跑断了腿。信贷员们时时刻刻都想着搞好支农信贷服务,不计报酬也毫无怨言。
不论是支农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还是助学贷款,任何一笔贷款的申请到发放,信贷员都会为他们做到全方位的接触并服务农民,当贷款申请时,他们都要去贷户家里了解情况,明确贷款用途以及贷款人偿还能力,他们细致而认真,不光光是听贷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还走访贷户左邻右舍,倾听别人的评价。在贷后,信贷员时刻关注贷款人的资金流向,常常去贷户家里做走访询问。一笔贷款从放出到收回,信贷员们得跑农户家很多趟,许多人不解地问只一户都要跑这么多趟,那得多累啊,可信贷员门说,一是对信用社贷款负责,二是为农户提供帮助,就是累断了腿也是值得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认真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农民朋友的认可,由他们经手放出去的贷款,基本上都能按时收回本息。在农户家里走访时,很多农户很感恩都要杀鸡买肉留他们吃饭,可是分社信贷员们认为农民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因此做完工作后从不在农户家继续逗留。
正常贷款信贷员跑的已经很多了,而面对八九十年代的老贷款或新产生的不良贷款,信贷员们跑贷户家的可以说不计其数,甚至经常不分昼夜的跑,每每收回了几十块钱的贷款,信贷员们都露出了憨憨的笑容,可笑容下包含着多少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分社员工每当看见贷户们的家里盖起的小楼、做生意用的小车,就知道有些农户通过贷款率先富裕了起来,员工们都说,我们提供的金融服务要是能为农户们都走上致富路,就是跑断腿,累趴下,都值!
整个团队的争创活力都很强,优秀的服务,高的贷款抵、质押率,低的贷款不良率,为他们创先进团队,争优质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创先争优,他们真给力
农村地区是金融发展比较薄弱的环节,信用社一直扎根基层宣传我国的金融经济政策,这是因为咱信用社经常举办宣传活动,摆展台,散传单,农民才获得了很多从未接触过的金融知识。
记得2010年第一个银行业公众教育日那段日子,为了让农村居民知晓、关注、理解并进而学习金融理财知识。果子园分社的宣传方式除了悬挂横幅标语、在营业大厅张贴海报,室内设置“公众教育”宣传专柜以外,最重要的宣传方式就是分社每位员工在下班后,每天走访五至十户农民家庭,为农村居民解惑,宣传金融知识。不要求贪多,但是要求解释细致到位,并认真做走访记录。正是他们宣传服务的到位,农户都说自己多了多份金融了解,多了多份财富保障。所以说,员工们的服务真给力。
除了以上种种,分社小团队为“三农”提供的创先进团队,争优质服务的活动还有很多很多,一个个小服务如同水滴,慢慢聚成小溪,河流。他们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先遣队,他们敬业奉献,一步一步完成了联社交付的任务,在农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辉煌的业绩不在于一个个斐然的成绩,而在于平凡的岗位默默作出不平凡的工作。贵在坚持,金寨联社果子园分社的员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对“三农”的承诺,他们争创的是先进团队,是优质服务,可他们最想创建的是更加繁荣的农村经济、更加先进的农业技术条件以及更加富裕的农民生活水平。
在基层,小团队有着自己的大服务,由此成就了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