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 作者:张倩倩,陈超晨 来源:安徽歙县农村商业银行
“您看,这是我们行微信最近发布的一篇风险提示信息,上面提到的客户遭遇和您遇到的这个情况基本一致,这是骗子惯用的诈骗手法,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涉案为由要求您配合他们转账,千万不要相信……”9月17日下午,歙县农商银行新溪口支行成功阻截一起电信网络诈骗,保住客户汪女士10万元辛苦钱。
17日下午,汪女士急匆匆地走进歙县农商银行新溪口支行营业厅,将两张未到期的三年期定期存单递给工作人员,要求提前支取,将钱转到其名下银行卡。工作人员见存单未到期,且客户神情恍惚,便询问其用途。汪女士对此含糊其辞,不愿告诉工作人员取款用途,只一味要求尽快办理。工作人员见状提醒汪女士存单即将到期,如果提前支取会损失近1.2万元利息。汪女士听后面色犹豫,片刻沉默后表示钱是给孩子买车用的。工作人员再次询问其是否与孩子确认过,汪女士对此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为了打消客户顾虑,支行行长汪兴华将汪女士引导至柜台隔壁办公室,耐心劝导道:“您要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可以和我说,我帮您分析一下,看看可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汪女士见周边无人,这才说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当天上午9点40分,汪女士接到一位自称是“北京公安局警察”的陌生男子来电,告知她与近期局里侦办的一起刑事案件主犯有关联,需要她配合警方调查。听到自己“涉案”,加上对方准确报出了自己的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又在视频通话中见到对方身着警服、背景为公安局的场景,汪女士彻底打消了疑虑,并感到十分担心。得知汪女士在银行有定期存单,这名“警察”以“防止存单资金被相关部门冻结”为由,让汪女士将存单尽快取出存至银行卡,并且强调此事不要和任何人透露。汪女士这才着急赶来银行办事。
得知事情真相后,汪兴华结合近期歙县农商银行南源口支行“两次劝退”保住客户20万元血汗钱的防诈案例,耐心劝导汪女士,尤其提醒其识破骗子的“同款诈骗手法”,即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案、涉嫌洗钱等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个人隐私信息,获取受害人的初步信任;随后通过出示伪造证件和法律文书、视频伪装身份等方式,进一步增加骗局的“真实性”,让受害人彻底相信自己“涉案”,利用受害人内心恐惧的心理,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保护资金安全等为由,逐步引导受害者把资金归集到指定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汪兴华提醒汪女士,若此次她将存单提前支取存至银行卡后,下一步对方便会诱导其进行转账操作。正在劝说期间,这名“警察”再次打来视频电话,但奇怪的是视频中并未见到其本人。汪兴华接通电话后向“警察”表明身份,对方听后迅速挂断视频,汪女士由此意识到了事情的蹊跷,明白自己险些上当。为了提升客户的防诈意识,汪兴华还联系了武阳派出所,在银行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的共同分析和劝导下,汪女士彻底看清了这场骗局,庆幸自己平时辛苦积攒的10万元本金和近1.2万元利息没有损失,感激地说道:“多亏了你们,不然这血汗钱就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