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传真  > 正文

阜阳颍淮农商银行:当好金融勤务员 让贷款像点外卖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5日 作者:张玉如 来源:阜阳颍淮农村商业银行

五月街巷槐花香。颍淮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背着资料包穿梭在厂房车间、商铺摊点,深入到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金融需求。

“没想到贷款也能像外卖一样送上门,给你们便捷贴心的服务点个赞。”当地辣椒种植大户韩伟,满心期待着新一年的丰收,却被资金问题狠狠绊住了脚步。韩伟经营的辣椒种植园,面积达50亩,不仅要应对地膜铺设、大棚修缮的费用,还需采购大量优质辣椒种苗,以赶上最佳种植期,资金缺口高达30万元。眼看到了4月中旬辣椒种植的关键节点,韩伟急得焦头烂额。

颍淮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开展“助力春耕”专项走访时,了解到韩伟的困境,立即赶赴种植园,仔细核查每一处大棚设施,核算种苗、肥料等一系列成本,经现场评估,迅速制定“强农贷”融资方案,担保费由银行承担。“你们把贷款送到田头,就等于把致富希望种进了我心里。”韩伟望着工作人员汗湿的后背说。

得益于颍淮农商银行高效的内部流程和客户经理敬业的工作精神,仅用2个工作日,30万元低息贷款便成功到账。资金到位后,韩伟立刻组织工人铺设地膜,短短一周,50亩地的地膜铺设完毕,崭新的大棚拔地而起,20万株优质辣椒种苗也顺利种下。如今,走进韩伟的辣椒园,绿意盎然的辣椒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长势十分喜人。

从田间地头到厂房车间,从个体商户到小微企业,今年以来,颍淮农商银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重要使命,用行动践行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

以“匠”的精神雕琢服务精度

一是设置“流动金融岗”。客户经理配备便携式终端设备,为有需求的客户上门提供“申请受理+面签+放款”全流程服务。二是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按“社区+商圈+园区”网格化模式,对辖内重点商贸街区、专业市场开展“扫街式”走访,主动上门摸清金融服务需求底数,提供零距离、全方位、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目前,颍淮农商银行已走访客户2.7万户,其中小微企业4079户、个体工商户15458户。

以“耕”的定力筑牢服务根基

一是推行“极简审批”模式。完善授信业务审查审批制度,专设授信审批部,进一步放大支行审查审批权限,提升审查审批效率,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最快放款时间缩短至4小时。二是实施“资料减免+平行作业”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对信用良好的老客户免抵押、免担保,精简申请材料;新客户实行“调查+审查”同步推进,压缩内部流转时间,提升贷款办理效率。三是完善“小微企业尽职免责”制度。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激发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放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

以“闯”的劲头激活服务动能

一是创新金融产品。面向高新技术、科技型、专精特新、技术创新等中小微企业,创新推出“科创贷”产品;同时扩大“税融通”等纯信用类产品运用规模,提升软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适用性,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二是加强银担合作。与安徽省农担合作推出“兴农e贷”,与阜阳市融资担保公司推出园区贷和阜合惠企贷产品,与颍州区担保公司合作推出“创业担保贷”,同时推出批量担保、“强农贷”等特色产品,降低获贷门槛,简化办理流程,满足了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资金需求,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让劳动价值真正变成了“能使用的钱、能生财的本”。

从晨光熹微的早点摊到灯火通明的科创园,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正用双手编织着自己的小康梦,而金融服务始终与劳动者同行,颍淮农商银行的每一笔贷款,都是别在他们衣襟上的“劳动勋章”。截至2025年3月底,颍淮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434.01亿元,较年初增长17.26亿元,其中小微贷款余额280.79亿元,较年初上升10.73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0.17亿元,较年初上升7.97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3.2亿元,较年初上升5277.66万元;绿色贷款余额12.4亿元,较年初上升1.45亿元。

当“劳动最光荣”的旋律在五月的风中飘扬,颍淮农商银行将继续当好“三农”、小微企业的“金融勤务员”,让每一份汗水都有收获的希望,每一个梦想都有生长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