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传真  > 正文

青阳农商银行:双轮驱动深耕民宿产业群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作者:徐明星,陶铸,彭显虎 来源:安徽青阳农村商业银行

九华山麓,白墙黛瓦的民宿群依山而建,禅意庭院与星空露台相映成趣;朱备溪畔,59家乡村民宿串珠成链,年产值突破1300万元。近年来,青阳农商银行以金融创新破解民宿产业融资难题,通过“信贷活水+集群培育”双轮驱动,支持打造九华乡、朱备镇两大民宿产业集群,助力培育作伴民宿、幂语民宿等一批“皖美金牌民宿”。

破题:创新产品打通融资堵点​​

手机扫一扫,三天资金到!”在青阳县九华乡代村杨琦别院,90后创业者周杨骏兴奋地展示着手机上的放款记录。2022年,他已在青阳农商银行获得50万信用贷款,助力民宿起步发展。今年,随着旅游市场消费升级,民宿增建泳池、露台的需求迫在眉睫。4月份,青阳农商银行联合省农担公司,为其量身定制“兴农e贷”服务方案。

通过“扫码申请+上门尽调+线上放款”全流程高效服务,为其追加50万元担保贷款,从申请到放款仅72小时,让周杨骏的民宿升级计划得以迅速推进。

针对民宿行业“周期长、缺抵押”的痛点,青阳农商银行精心构建“长周期信贷+政策性担保”服务体系。一方面,推出额度最高300万元、期限5年的“民宿贷”专项产品,为民宿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深化与省农担的协作,实行“同步收集、同步调查、同步审核”服务模式,将这款支农支小数字化产品精准拓展至民宿领域,有效解决了民宿经营者的融资难题。截至4月末,在九华乡风景区,青阳农商银行累计授信“民宿贷”95户8373万元,用信82户6482万元。

聚势:破解产业集群发展困局

地处九子岩风景区的朱备镇东桥村,群山环绕、树木葱茏、风光旖旎,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之地。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东桥村的农家乐和民宿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至2019年已发展到27家。然而,由于当时缺乏规范引导,民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针对这一问题,东桥村成立“九子岩民宿联盟”。该联盟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通过统一品牌推广、制定严格服务标准,有力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目前,联盟会员已从最初的5家迅速扩展至59家,其中22家获得青阳农商银行朱备支行的信贷支持,累计金额达1300万元,有效覆盖了民宿建设、老宅改造、设施升级等多个领域,成为当地民宿产业发展的坚实后盾。

过去70元一间的客房要靠抢客,现在500元的精品房还得提前两个月预订。”联盟理事长梁胜利指着自家的“卧云松”民宿介绍道。这位返乡创业的90后大学生,曾因扩建资金缺口险些放弃创业梦想。关键时刻,朱备支行及时提供80万元低息贷款,助其成功建成民宿,如今民宿年均营收已突破200万元。

这个由青阳农商银行全力支持成立的民宿产业集群,还建立了“统一培训、统一采购、统一营销”的协同发展机制,收益水平显著提升,游客满意度大幅提高。今年五一假期,客房提前一个月便售罄,接待量同比增长超30%。

谋远:产融协同赋能全域旅游

青阳农商银行紧盯“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机遇,加速延伸“民宿 +”服务模式:在陵阳镇兰溪村,青阳农商银行三年累计投放3000万元信贷资金,助力青阳屈原纪念馆顺利开馆;在朱备镇东桥村,给村集体经济授信“强村贷”,为建设老茶厂民宿群、乡村民宿接待中心、东九华营地项目提供资金后盾;创新推广的“黄精贷”,精准聚焦“一县一品”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紧密配合S358旅游公路改建工程,布局“公路民宿经济带”……

从单体民宿扶持到产业集群培育,青阳农商银行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深度持续加深,正以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推动民宿产业集群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努力走出一条“金融赋能集群发展 绿水青山点石成金”的特色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