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传真  > 正文

蒙城农商银行:金芍扎根沃野 触达乡村末梢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6日 作者:王丹丹 来源:安徽蒙城农村商业银行

“以前办贷款要挨个银行问政策、问手续,现在工作站服务专员把贷款手续、优惠政策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再也不用瞎跑腿了!”近日,蒙城县种粮大户陈冲的感慨,道出了“金芍花”信贷政策工作站的核心价值。6月17日,亳州市首家“金芍花”信贷政策工作站在蒙城农商银行正式揭牌运营。这一由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分行牵头、蒙城农商银行具体承办的创新服务载体,不仅打通了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更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连心桥”,成为县域层面践行国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决策部署的鲜活实践。

自运营以来,“金芍花”工作站以“政策传导精准化、融资服务高效化、协同联动常态化”为核心目标,创新三大机制破解县域金融服务痛点,交出了一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沉甸甸的答卷。

“专员驻点+网格宣讲”,政策传导实现“无死角”。工作站打破传统政策传导“层层递减”壁垒,创新建立“人行政策专员+银行骨干专员”驻点机制,同步组建34支由业务骨干组成的政策宣讲队,按照“一乡镇一网格”原则划分17个服务网格,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乡村末梢。宣讲队摒弃“大水漫灌”式宣传,结合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产业从业者等不同群体需求,定制差异化“政策服务包”,通过“田间地头宣讲会”“园区专场解读会”“线上政策知识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贷款条件、利率优惠等政策讲明白、讲透彻。运营至今,工作站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5场,覆盖市场主体9700余户,政策知晓率和直达率大幅提升,政策传导“零温差”成效显著。

“需求清单+产品定制”,融资对接跑出“加速度”。为破解县域融资“信息不对称、担保不足、流程繁琐”等痛点,工作站构建“需求摸排—清单汇总—产品匹配—跟踪放款”全链条服务模式。联合政府、农业农村等部门梳理重点项目、特色产业融资需求清单,截至目前已收集需求32笔,建立需求台账。针对蒙城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开发专属信贷产品“兴农e贷”“科创贷”,通过“一户一策”定制融资方案,简化审批流程,将平均放款周期从5天压缩至3天以内,同时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18.1亿元,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有效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为畅通线上对接渠道,工作站积极推广“央行信贷通”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企业可自主提交需求,系统智能匹配信贷产品并推送至承办支行,支行24小时内响应,实现融资服务“零距离”。蒙城县鲲鹏粮油经营有限公司通过平台提交3000万元贷款需求后,当天就收到支行对接电话,3天内贷款资金到账,有效解决了经营资金短缺难题。

“问题台账+动态督导”,协同服务实现“提质效”。工作站对“问题需求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针对企业反映的抵押物不足、信用信息缺失、流程繁琐等问题逐一登记、分类处置、限时办结,由政府牵头协调破解,人民银行动态督导落实。安徽鸿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蒙城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入驻经济开发区后,因新项目投产急需资金周转,但缺乏足额抵押物难以获得传统信贷支持。工作站得知情况后,立即将其纳入“问题需求台账”,人民银行亳州市分行全程指导,联合蒙城农商银行制定“信用+政策”组合融资方案,仅用3个工作日就为企业发放500万元贷款,还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为企业降低100个基点的贷款利率,助力企业顺利投产。

“金芍花”信贷政策工作站的工作实践,为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精准传导、服务高效对接、多方协同发力”的蒙城样本。下一步,该工作站将继续深耕县域市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滴灌实体经济,让“金芍花”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