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作者:任晓菲,魏言言 来源: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

秋雨连绵,在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三官村,方向家庭农场的烘干设备正隆隆运转,新收的玉米在专业生产线中有序加工。
“从建场之初亳州药都农商行就一路支持,这次又为我们新增200万元授信,专门用于湿粮烘干和深加工,真正解了燃眉之急。”农场负责人感激地说。
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家庭农场,是亳州药都农商银行“伴农成长”的典型样本,建场初期,该行为其办理“金农易贷”80万元,助力实现从零起步;2020年5月,伴随农场规模扩大,又授信30万元“金农企e贷”,支持农机增购与仓储建设;2023年夏收时节,为缓解粮食收购与地租支付压力,及时为其增信120万元;而面对今年特殊天气带来的经营压力,该行再次精准响应,为其新增200万元授信,专项用于烘干设备运转与农作物深加工,构建起从种植、收购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十一年间,方向家庭农场已发展成为集860亩种植、2600平方米仓储、3000平方米晒场及烘干、加工功能于一体的校招型农业主体,带动120多人就业、60多户农户增收。
面对今年“三秋”生产多轮阴雨天气带来的严峻挑战,亳州药都农商银行迅速响应、迎雨而上,聚焦“抢收、烘干、仓储、收购、种植”五大关键环节,精准施策、高效服务,为守护农户“粮袋子”、实现秋粮“颗粒归仓”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固本色,以“雷霆速”筑防线。雨情就是命令,保收就是责任。该行迅速启动应急金融服务机制,将保障秋粮归仓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确保金融服务有态度、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迅速集结“护粮队”。为使金融服务跑在农时前,该行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依托“党员+金融助理+小红帽志愿者”骨干力量,组建“护粮先锋队”,携带移动办公设备深入田间地头,联动村“两委”开展“一对一”对接,全面摸排受灾情况与资金需求,并借助前期整村授信和“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建立的客户信息档案,快速锁定亟需金融支持的农户。打通信贷“高速路”。“雨口夺粮”,分秒必争,该行将审批效率视为生命线,全力畅通信贷绿色通道,严格执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三优先原则,截至目前,已投放秋收秋种专项贷款5.86亿元,为抢收抢种及时送去金融“及时雨”。贴心直达“田间账”。调配流动服务车,将柜台搬到村头田间,现场办理开卡、转账、签约等业务。同时,针对农忙时节人员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困难,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与收单产品,将贷款发放、农资采购、粮食收购等结算功能延伸至农户身边,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助力提升收、储、运全链条效率。
增亮色,以“绣花功”保颗粒。围绕“三秋”全链条差异化金融需求,该行推动成熟产品与应急场景深度融合,实现金融资源的精准投放。精准赋能“抢收减损”。依托“金农易贷”“金农企e贷”等线上产品,实现“指尖办贷、当日到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抵押、纯信用、最快两小时办结”。截至9月末,该行两款产品在涉农领域授信总额达337亿元。精准支撑“烘干保粮”。湿粮烘干是当前环节的当务之急,该行全面摸排辖内烘干主体融资需求,已为烘干中心授信1000余万元,助力烘干、加工环节无缝衔接;为双沟镇方向家庭农场授信231万元,并正在为其增信200万元,支持其开展玉米、核桃等作物的种植、收购、加工与销售。精准保障“仓储无忧”。针对潮湿环境对粮食存储带来的影响,该行通过配套信贷支持,助力农户与合作社改造老旧粮仓,提升防潮、通风、防霉等关键性能,保障粮食“存得住、品质优”。精准畅通“收购循环”。粮食收购是“三秋”枢纽环节,该行重点推广“粮商乐”贷款,突破传统抵押限制,基于粮食动态价值授信,有效满足收粮主体集中性资金需求,为粮食“收得上、卖得出”夯实资金基础,今年以来,该行粮食收购相关贷款累计投放5.56亿元,同步搭建电商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推出“电商易贷”产品,助力粮食快速销售,实现“抢收即变现”。精准推动“接二连三”。该行积极满足种植户在休闲采摘、乡村体验等农文旅融合业态上的融资需求,以金融力量拓宽增收渠道。向十河镇周赛赛草莓种植园授信60余万元,积极对接豆豆草莓采摘园、将为其办理相应贷款,向谯城区润耕家庭农场授信330余万元、助力其向综合性乡村文旅方向拓展。
送暖色,以“鱼水情”传温度。“四色助农贷”多维发力。围绕“一镇一品”特色农业布局与“土特产富”全产业链发展,该行打造以“辣椒红-辣椒贷”“原木金-木材贷”“海参黑-海参贷”“芍药白-芍药贷”为核心的“四色助农贷”产品体系,今年以来,该系列产品累计放款22.24亿元,有效助力辣椒、亳白芍等产业延链强链。“无还本续贷”雪中送炭。对因灾临时还款困难的客户,该行主动上门办理“无还本续贷”,缓解客户压力。谯城区颜集镇海峰花店因涝受灾,贷款即将到期,该行及时提供续贷支持,助其渡过难关。“志愿帮扶”情暖乡间。该行组织各支行“护粮队”在提供金融服务之余,积极协助劳力户、五保户抢收农作物,支行网点开放闲置场地供农户晾晒粮食,以实际行动传递金融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