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作者:王琴,周敏敏 来源:安徽桐城农村商业银行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决策部署,在省农信社的指导下,桐城农商银行聚焦老年客群“金融服务+精神需求”双重痛点,创新推出“网点+老年大学”服务模式。以辖内六尺巷支行为试点,通过空间重构、功能升级与活动赋能,成功将传统金融网点转型为“有温度、有内容、有情感”的养老服务枢纽,为适老化金融服务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从“金融窗口”到“银发乐园”,打造专属体验中心
作为“网点+老年大学”模式的核心载体,桐城农商银行六尺巷支行于今年完成重装迁址,在保障基础金融服务高效便捷的前提下,重点对网点空间进行“适老化+场景化”改造,构建起四大功能区域。
以“老有所学”大讲堂为中心,配备适配老年人的高清投影与扩音设备,用于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健康养生分享等活动,满足老年群体“学习充电”需求。
以“老有所乐”活动室为中心,摆放棋牌桌、书法案台,免费提供照片拍摄,成为老年客户社交互动、休闲娱乐的“社区客厅”。
在居家适老改造展示厅,陈列适老化洗漱台、马桶扶手、紧急拉伸报警器、L型扶手、折叠淋浴椅等适老产品,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养老生活场景。
在智慧养老体验馆,设置智能柜员机适老操作指引屏、手机银行“长辈模式”体验区,安排专人“一对一”辅导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帮助跨越“数字鸿沟”。
“以前来银行只办业务,现在能上课、能聊天,还能体验适老产品,感觉这里像‘第二个家’!”常来参与活动的刘阿姨的感慨,道出了网点转型后的核心变化——从“路过即走”的业务办理点,变成了老年人“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的情感聚集地。
从“单向服务”到“双向互动”,构筑“金融+生活”生态圈
依托改造后的空间载体,桐城农商银行六尺巷支行以“节气节点+客群需求”为抓手,策划系列主题活动,让适老化服务真正触达老年客户内心。恰逢金秋重阳佳节,支行特邀中老年客户举办重阳主题沙龙、以及走进敬老院活动,打造“金融科普+健康养生+温情互动”三位一体的服务场景。
在健康养生环节,支行特别邀请了专业养生老师,围绕中老年群体的身体特点,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康养知识分享;在金融安全环节,工作人员带来的反诈情景剧《“客服”来电》热闹开演,以“假冒电商客服声称‘订单异常需退款’”为剧情主线,生动还原诈骗分子的话术套路与诱导步骤,让老年客户直观识别电信诈骗陷阱。通过“情景问答”“案例拆解”等互动形式,引导老年人分享身边的防骗经历,进一步强化反诈意识。
以“知心知意”守初心,书写养老金融新篇章
“网点+老年大学”模式的核心,是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让金融服务不止于“交易”,更在于“情感”。未来,桐城农商银行将进一步深化“网点+老年大学”模式建设,一是扩大试点范围。结合各网点周边客群特点,差异化打造“银发课堂”“健康驿站”等特色功能区。二是丰富课程体系,联合桐城市老年大学开发“金融知识+兴趣技能”双轨课程,新增智能手机应用、传统手工艺等兴趣类课程,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精神需求。三是延伸服务触角,组建“银发服务先锋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授课、业务办理、适老化改造评估等服务,推动适老化服务从“网点内”走向“社区里”。
始终秉持“知心知意,全心全意”的服务初心,桐城农商银行将持续探索养老金融服务新路径,用更具体、更贴心、更有温度的举措,做桐城百姓身边“最懂老人、最暖人心”的百姓银行,为书写“老有颐养”的幸福篇章注入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