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作者:任晓菲 来源: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
近日,亳州药都农商银行凭借“基于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普惠金融平台”项目,荣获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微创新专项奖”。金融科技发展奖是中国金融业唯一的部级科技奖项,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92年设立,集中评选国内优秀金融科技创新成果。
以“数”破局
从“看抵押”到“重信用”
为解决“三农”、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的融资难题,该行依托“数字亳州”建设成果,在原有系统建设基础上,于2024年初创新打造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并于同年6月正式上线。平台构建“数据—模型—平台—场景”四位一体的服务新范式,推动服务模式从传统“以物抵押”向“信用评价”转型,申贷通过率提升至82%,真正让“信用”成为普惠群体可触达、可变现的优质资产。
以“智”提速
从“跑断腿”到“点即贷”
数字普惠金融平台集成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实现客户身份自主验证与资料智能采集,全面夯实线上服务基础。平台在原“金农易贷”明星产品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与反欺诈模型,并打通微信小程序及“皖事通”等便民渠道,塑造灵活高效的“指尖信贷”服务模式,达成“1分钟申请、1秒钟审批、0人工干预”的极速体验,整体服务效率提升500%。
以“范”立标
从“一地试”到“全国用”
凭借稳健的技术架构与扎实的实践经验,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在完成全省范围全面复制的基础上,成功推广至全国9个省、60余家金融机构,实现从“一域盆景”到“全国风景”的跨越。该创新实践荣获全国“数据要素X”大赛安徽分赛金融赛道金奖、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数字普惠金融优胜奖”等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示范效应与推广价值获得广泛认可。
以“融”赋能
从“单维度”到“矩阵网”
依托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打造的“药都e访通”客户走访系统搭建全景式客户维护体系,巩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差异化服务优势,确保金融服务“永不掉线”。系统基于走访沉淀信息,持续优化客户画像,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动态精准匹配,为整村授信与网格化营销提供有力支撑,截至10月末,累计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为4.89万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经营主体和52.65万市民、农户发放贷款超4540亿元。
以“链”兴业
从“扶小微”到“活全域”
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紧密围绕亳州“4662”产业布局,将金融服务嵌入区域特色产业链各环节,为上下游企业量身打造灵活适配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动金融资源从单点支持向全链协同升级,自项目实施以来,平台累计授信客户超34万户、授信总额1235亿元、贷款余额233亿元。在项目推动下,全行贷款总额8月末突破600亿,10月末达607.35亿,今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921.3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13.8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32.88亿元,均占全市银行业总量三分之一以上。
以“研”促产
从“强算力”到“创共赢”
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该行汲取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经验,牵头成立亳州市数字普惠金融研究院,下设“智惠金融研究室”与“药链智仓实验室”,重点探索“人工智能+普惠金融”创新路径,研究院已建成覆盖AI决策、客服、对话与办公的“智能决策大脑”,并搭建中药材标准化仓储物流服务平台,促进金融资源与亳州中药材“圈链群”需求协同竞进,为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注入金融科技动能。
从破解“数据孤岛”到实现“要素贯通”,从应对融资“难慢贵”到实现普惠“快准暖”,药都农商银行正以科技为舟、数据为桨,坚定驶入数字普惠金融的“深水区”。未来,药都农商银行将坚定“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数智转型之路,深化数据要素、人工智能与业务产品的融合创新,为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坚实的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