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传真  > 正文

姐弟俩第三次办理助学贷款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8日 作者:宋慧 来源:泗县农合行

刚刚立秋,天气依然无比炎热。下午刚上班,泗县农合行新集支行营业大厅来了对眼熟的姐弟俩,他们已经是第三年来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了。

回想起08年的夏天,羞涩腼腆的姐弟俩带着录取通知书来到信贷柜台咨询助学贷款如何办理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当时看了他们带来的材料,得知姐弟俩姓王,是大庄镇大孟村人,姐姐考取了蚌埠医学院,弟弟考取了合肥的一所三本院校。

一双儿女金榜题名,本来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可是在他们身后的父母却愁眉不展。据了解,这对姐弟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无法外出打工,以种地为生,收入来源单一,家中还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再加上姐弟俩年近2万元的学费,家中实在无力承担。父母既为儿女双双考上大学而高兴,又为高昂的学费生活费而发愁。

好在那一年有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无担保、无抵押,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贫困学生只要考上专科及专科以上学校均可申请贷款,基本上是“零门槛”贷款。姐弟俩刚一听说就和父母一起前来咨询,在知道自己符合条件,可以办理助学贷款的时,他们终于舒了一口气,由衷地笑了。

在新集,像王姓姐弟俩这种情况的寒门学子还有很多,他们在办理助学贷款使自己的大学学费有了着落以后都感慨地说:“如果没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我们可能就没有机会去上大学了”、“现在的助学贷款政策真好,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办理贷款,父母不用再去四处去求人借钱”、“毕业了我一定好好工作按时还钱,做个有信用的人”。

据统计,3年来,新集支行共办理助学贷款90笔,发放金额41.2万元,有60多名品学兼优却又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从中受益,圆了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