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明创建 > 文明风尚  > 正文

对扬子农商行改革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20日 作者: 来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大主题,整个金融业都在积极展开探索与实践。作为安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扬子银行)也在思考自己的战略选择与定位。过去的几十年里,扬子银行的前身——芜湖市郊农村信用社曾为支持芜湖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脱贫致富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现在,正式挂牌已逾半年的扬子银行又将面对如何成为特色化的现代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以市场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一个新课题。

一、着力金融创新,实现差异化经营

作为一个区域型银行,扬子银行具有管理半径小、层次少、办事环节少、工作效率高、应变能力强、适应市场快和经营机制活的优势,如果再加以运用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业务、新的信贷机制和新的金融制度来安排重塑系统和资金架构,必会增加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筹码。从这两年的效果看,由于各家银行战略转型趋同,加上业务创新能力薄弱,相互竞争仍在延续旧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突出的表现就是银行缺乏核心业务,同质化竞争严重。中小银行没有实力与大银行在各个领域里直接碰撞,要以小博大,就必须扬长避短,实行差异化的战略投入。

作为区域型定位的扬子银行必须抓住改革创新的实质,通过探索特色经营,达到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拓展和培养,以专业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开辟更大的空间,提高整体竞争力。招商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上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该行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000万张,其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力已在大银行之上;还有光大银行在理财业务上的持续创新和营销,使理财业务无论是在市场份额还是品牌影响方面都在同业中处于领先者的地位;兴业银行则于同业金融业务上颇有建树,其“大同业”的业务发展战略,不仅拓展了一块新的业务领域,更为今后在银行综合化经营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以小博大”的成功案例,也展示出差异化经营广阔的前景。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

一家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要体现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面。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列出很长的产品创新目录,但是,新产品的目录越长,与核心竞争力不一定成正比。同样,耗费巨大成本开发的新产品,既不一定是产品创新,也不一定代表核心竞力。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深层次来讲,要体现在创新目标的战略性和创新功能的延展性上。比如某银行宣布N年内要为中小企业提供100亿元的贷款授信,此决定也显然是开发新客户的制度性创新且开辟了一定的融资新市场,其他商业银行要想效仿也不难,但此家银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实施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全部流程的可靠性、精确性和效益性。

中国的市场有明显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属性”和“多重利益”特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中,商业银行业务其实也很好开展,这样的市场也为商业银行的特色经营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但可惜的是,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的创新动力不足,在各种金融创新之中,真正的原始创新并不多见,反而是各种模仿复制的产品则层出不穷。如在个人理财产品上竞争得如火如荼,而社会期盼的另外一些金融服务,则少有人问津。呼声最为强烈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虽然各家银行目前也的确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总体上还存在欠缺。陷于了思维定式的商业银行,几乎难以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在外部资源优厚的条件下,短期内其经营会有所明显的进展,而环境稍有变化,就难免重新陷入困境。扬子银行必须吸收新的理念精华,开创出属于自己本质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摆脱思维定式,从根本上实现“特色”。

三、明确市场定位,更好服务“三农”

从服务农村金融的角度出发,大银行在现有的公司治理和管理模式下,一些业务要经层层审批授权,必然会丧失发展农村金融的优势,不利于贴近社区,贴近“三农”。而扬子银行却恰恰在这方面天然的适合服务小客户这种没有多少抵押担保仅凭信用经营的金融模式。事实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度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商业银行。如江苏武进农商行2006年支农贷款余额达到17.77亿元,占全区农业贷款的80%;张家港市70%左右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都通过农商行得到满足。如果把大银行比做大血管,那类似扬子银行的众多农商行就是毛细血管,中国不缺大血管,缺的是毛细血管,缺的是能够一直深入农户的多元化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改革最重要的是制造一个很好的毛细血管系统。

扬子银行应把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作为明晰的市场定位,应当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次难得的机遇,在为农村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壮大自己的事业,力争成为一流的农商行,成为一流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