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明创建 > 文明风尚  > 正文

在基层,也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4日 作者:秦代均 来源:

 

人在基层,也大有可为。

“万丈高楼平地起”,众所周知,没有扎实的地基作铺垫,万丈高楼不可能拔地而起,稳如泰山。对于我们创造事业、谋求发展而言,亦是如此。基层就好比地基,事业就好比高楼,如果没有在基层的扎实工作基础和经验,我们的事业要造就高度,就是纸上谈兵了。基层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保障。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基层工作做好了,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大局方能稳定健康!如果没有基层的学习、锻炼和经历,没有积少成塔、集腋成裘的经验积累,我们的高大理想、长远事业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命迟早枯竭!

人在基层,肩负重任,使命崇高。诚然,基层的工作条件艰苦,业务量多事繁,交通多有不便,但基层却深深地需要我们。如果你不在基层,我不在基层,那谁来服务我们的客户,谁来开拓我们的事业,谁来宏扬我们奉献的精神和事业经营的宗旨,谁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工作在基层,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较变好观念,适应并利用好了基层的艰辛工作和艰苦条件,在基层学习业务,在基层磨砺意志,在基层创造事业,与“三农”共舞,奉献青春,塑造人格,基层工作绝对是人生难得而可贵的一笔财富。我们相信,越在在艰苦的环境中,越是能锻炼我们的品质和能力,越是能发挥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越是能展现出我们的进取心和战斗力。

服务基层——苦,但苦有所值,苦又何惧!清晰记得,当“5.12”灾难不期而临,灾区人民不畏困难、奋起抗灾的精神让我们颇受感动,各级机构及社会各界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积极做好工作的精神至今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无数的志愿者不怕危险艰辛,深入基层,深入抗灾一线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去付出自己的力量。与他们相比,我们在基层的“苦”还能算得上苦么?相反,我们更应该感到的是一种幸福,一种自豪,是一种对人意志的磨砺,人生的启迪。真正的人才是难以在温室中成长的,在基层一线工作和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砺,不怕困难,拼搏奉献,不屈不挠,宗于服务,以良好精神状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做好本职工作,在危难险重和艰巨任务面前,勇于探索进取,赋予锐意创新,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得到成长,得到锻炼,实现人生的升华和事业的发展。当你勤恳而突出的工作得到认可时,当你孜孜不倦的微笑服务得到群众的肯定时,你会发现,乐在其中,苦有所值,连汗水也是甜的。

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人在基层,需要有不羁的胸怀和平衡的心态,做的事情不一定都轰轰烈烈,但一定要踏踏实实;干的工作不一定都有所回报,但定会有人把你铭记。我们要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不计得失的奉献服务精神,为我们的平凡的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也许有人会说,在基层干事业有何可为,路在何方?但我要说,在基层,我们的事业一样道路宽广,大有可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公交行业的不倒旗帜李素丽,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真诚的笑脸、热情的话语、周到的服务、细致的关怀,数十年如一日,在十米车厢中创造了举国瞩目的业绩,被人们亲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凉山邮递员王顺友,在木里县的马班邮路上,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二十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的平凡的基层工作中,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这样的事例不乏其数,太多太多。他们不都是在一线基层吗?他们的岗位不都是平凡而普通吗?他们不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吗?但也正是如此,他们不也都在平凡的服务岗位上干出了伟大而光荣的事业吗?谁能说他们的身份卑微就不值一提,谁能说他们的事业平凡就不伟大神圣。没有人会,也没有人能,因为谁也找不到推翻真理的理由。只要我们安下心来,忠诚于信合事业,在基层里奉献,在服务中创新,坚持执着,迎接挑战,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我们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也能铸造壮丽的人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层是发挥我们才智的大好舞台,是我们创造事业的有力支点,是我们创新服务的知识课堂,让我们情系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服务基层,做艰苦奉献的先锋,当干事创业的典型,成创新服务的模范,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不遗余力地为信合事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让我们用事实证明,在基层也大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在基层也同样可以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