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6日 作者:赵立凡,赵云 来源:宣城皖南农村商业银行
党的十九大以来,皖南农商银行在省联社的坚强领导下,以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为初心使命,聚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宣城样板”。
初心坚定,党建引领部署早
6月30日,省联社与宣城市政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皖南农商银行同步与宣州区人民政府达成了授信总额为30亿元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标志着该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进入全新的提质增效阶段。
吃透精神,提早谋划。党的十九大后,宣城皖南农商银行多次召开专题学习讨论会议,吃透十九大精神。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要坚定不移走普惠金融道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元月,第一时间提出“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并将之作为初心使命。2019年3月,率先向党委政府上报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计划。
勇于探路,及早行动。宣州区洪林镇是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大力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精品食品加工园、农业旅游观光园”。2019年6月28日,该行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开到了洪林镇田间地头,与政府、企业、农户一同探讨乡村振兴定制服务模式。同年9月27日,皖南农商银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启动大会在洪林镇举办,宣州区委书记参加。围绕“四美洪林”建设,结合脱贫攻坚,该行迈出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紧锣密鼓,服务创新行动快
2020年6月29日,作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启动的最后一站,水阳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启动大会成功举办,标志着该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已全面覆盖宣州区所有乡镇,进入“2.0阶段”。
行动快。18场会议,近2000人参加,区四大班子、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悉数到场,以洪林经验为“样板”,打磨复制推广,结合宣州区北部虾蟹养殖、南部香菇茶叶种植、西南区域烟草种植、东部稻虾轮作特色产业,开发“一行一品”、定制“一镇一案”,仅仅用了半年时间,顺利完成全区所有乡镇的乡村振兴服务对接工作。
紧锣密鼓,热火朝天。一场场启动大会的背后,是一份份量身定制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计划书》。相同的,是振兴乡村的发展主题。不同的,是因势而变的服务内容。
推进快。实施“党员与行员”“支部与支行”“党务与业务”三个结合工作方法,发挥人熟、事熟、地熟优势,快速推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党支部与村委会、居委会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建立“党建联盟”158个,让网点负责人做村书记“助理”。通过党建联盟、结队共建的方式,统筹开展“亲邻”建档、整村授信、信用村创建、业务拓展等工作。截至2021年6月末,创建“信用村”79个、“信用示范村”2个、“信用镇”2个,信用村整村授信近20亿元。
精耕细作,金融服务举措实
因农而生,为农服务,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动摇,深耕细作。
聚焦生活富裕,下好强村富民“先手棋”。助推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近111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5倍,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作为“安徽股改第一村”的花园村,通过关键时期在该行贷款3000万元,大力发展酒店、餐饮、农蔬配送等产业,取得了良好效益,2019年首次分红总额达118.4万元,全额股的股民分得红利942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142.1万元,净收益1028.1万元。支持村民富起来。推出林权抵押、林权收储等产品和业务,为农村“三产”盘活“变现”作出了积极贡献。将“诚信”变“授信”,“信用”变“信心”,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积极发挥普惠金融中心“特殊群体、特色产品、特别服务”作用,以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园为重点,支持优秀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干事创业,激发致富发展内生动力。截止到6月末共发放创业贷款443户,金额1.3亿元。助力生活好起来。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最初7160户扶贫贷款,金额1.6亿元,到2021年6月末880户,金额2558万元,有效满足贫困人口融资需求,成为宣州区金融脱贫的主力军。
聚焦乡风文明,布好线上线下“一盘棋”。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该行坚持将普惠金融的重心放在乡村,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为乡风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布局“线下”,优化基础服务功能。持续优化营业网点的物理布局、推动功能升级。强化乡镇网点建设,打造星级网点。2017年以来,共改造网点17个,投入金额近2000万元,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绿化、美化、亮化的服务环境。发力“线上”,完善新型服务模式。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力布放电子银行设备;结合“扶贫驿站”在偏远地区建设具备转账等功能的“金农信e家”,实现了简单服务不出门、基本服务不出户、综合服务不出镇。服务农村电商,推广社区银行和现代聚合支付手段,为土特产打开销路。推广社保卡“1+N”模式,依托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助农POS等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
雪中送炭,落地落实效果好
“才两天的时间,我的50万贷款就批下来了,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在关键的时候帮了我大忙了!”唐存富指着扩增的农田,激动地对上门回访的客户经理说。唐存富正是洪林镇“稻虾轮作”种养殖大户,他口中的50万贷款就是该行围绕洪林镇产业特色为其量身定制的“五彩缤纷”贷。
乡村振兴启动大会以来,该行加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截至2021年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共13395户、余额48.52亿元。
通过党建业务融合发展,该行各项业务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道路,获得了社会各界好评:连续四年获得“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一等奖”荣誉,获评“全省农商银行突出进步单位”、宣城市文明单位,并在宣城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竞赛中,位列全市26家金融机构第一名,独获“五一劳动奖状”。
2021年2月8日,宣城市委书记孔晓宏在该行呈报的《关于2020年度主要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2020年,皖南农商行在金融抗疫抗洪,打造乡村振兴‘宣城样板’,服务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中国文房、诗意宣城’的打造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