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传真  > 正文

枞阳县联社:从放牛娃到致富“牛倌”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30日 作者:周进 来源:枞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从“放牛娃”到“牛倌”的转变, 今年36岁的周斌成为枞阳县在信用社贷款支持下致富的典型。

 

家住枞阳县周潭镇施湾村的周斌,年少时曾一边读书一边放牛,因而家乡人每每昵称他为“牛娃”。中学毕业后曾在山东省济宁市一家大型养牛基地打工,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养牛技术和管理经验。2011年,周斌回乡,准备将山东地区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带到家乡,并充分利用家乡水草丰茂的优势,放养役食两用的“鲁西黄牛”。

 

对于周斌来说,最能吸引他回乡养殖黄牛的就是家乡的那一湾湖水——枫沙湖。枫沙湖横跨省内无为、枞阳两县,面积2万余亩,一直保持原生态现状,没有收到污染,水质达到一级,符合牲畜饮用。更为有利的是,湖畔200多亩滩埂上丰富的牧草资源,至今尚未被别人开发利用,可做免费的天然牧场。

 

周斌将自己的想法跟家里人一商量,家里人认同。但是,一谈到前期的巨额资金投入,大家就瞬间就蔫了。资金不足,牛犊就少了,形成不了规模,那就没有效益。

 

当时正值枞阳县联社开展“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施湾村因人口众多,成为辖内周潭信用社宣传的重点。正为资金来源一筹莫展的周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信用社的号码。当天下午,周潭信用社就派人前来,认真倾听了他的想法,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过贷审小组会议研究,上报了县联社。一周以后,周斌拿着从信用社批下来的40万元贷款,他用这笔钱购买了80头“鲁西黄牛”,办起了黄牛养殖场,并雇用了当地几名村民,正式踏上了他实现梦想的康庄之路。

 

两年后,周斌从三十年前的小小放牛娃,一举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牛倌”,不仅自己发了财,还带动乡邻共同致富,。现在每当有人向他“取经”,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说:“再好的想法也要有贵人相助才行,帮我实现想法的贵人就是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