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6日 作者:孙婉岚,姚嫚嫚 来源:安徽黟县农村商业银行
服务是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银行基层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客户。“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是我们不变的承诺。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句暖人心的话儿,这些工作中微小的细节,都是我们做好服务的关键。
美国《成功》杂志创办人奥里森·马登博士在专著《一生的资本》中说过:“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你都当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当有十二分热忱。你就会从平庸卑微的境况中解脱,不再有劳碌辛苦的感觉,你就能使你的工作成为乐趣,你才能真心实意地善待每一位客户。”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悟出了这句话中饱含的深意。
最好的服务是理解。每个在银行基层工作的一线人员,都要怀着一颗理解包容的心,真诚服务。偶尔会遇到特殊的客户,不要因他们文化程度低沟通不畅表现出不耐烦,或许是他们那个年代和环境下的无奈;不要因客户存折破旧脏兮而厌恶,或许这里是他们辛劳一年的血汗钱;不要因客户牢骚几句而抱怨,或许是他们遇到了生活上的不顺。只有理解才能让我们更好的服务。
最好的服务是尊重。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客户,他们颤颤巍巍,不知道如何去写字,多番指导按下手印,柜台上、凭证上留下了斑斑红迹…在他们感到难为情时,递一张面巾纸,为他们擦拭被印泥染后的手指,这就是尊重;偶有客户因等候稍久,或因为对银行制度不理解,他们怒气冲天,肆意批评、指责,尽管我们会有委屈,但还要耐心的解释,因为这是我们的职业要求;总有这样一群人,让我们远离三尺柜台,亲自上门,他们大都行动不便,或是为了折挂失或者为了修改密码,特事特办,上门提供服务,这也是尊重……
最好的服务是平等。不以客户的身份差别给予业务上的特别对待,这是“平等”原则的体现,有些客户文化水平不高,最初只要求申请办一张存折。其实,不是他们拒绝享受银联卡、网上银行带来的便捷,而是担心自己已经“out”了,用不好电子产品。我们并不能因为他们文化水平低,而“懒得”花费时间介绍,在服务面前,人人平等,绝不能“差别“对待,耐心引导,让他们学会使用新产品,这是因为大家都平等……
虽然客户的贡献度不同,我们服务热情一样;
虽然业务手续繁简不同,我们服务态度一样;
虽然客户贡献度不同,我们服务标准一样;
虽然客户需求不同,我们工作态度一样;
……
太多的不同,也有太多的相同。在服务的过程中融入浓浓的人情味,让客户随时随地感受到家庭般的温馨,这才是服务的最高境界,用我们的努力奏响安徽农金服务的最美“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