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9日 作者: 来源:
日前,外贸宾馆六楼多媒体会议室里不时传出一阵阵掌声。这里,石台县联社信息员培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
顾名思义,举办信息员培训班其目的不外乎是为了加深我们对新闻写作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以及引发我们对农村合作金融工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培训班学习很短暂,可留给我的感触却颇多,发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之处。
“新闻写作的语言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长话短说,二是朴实直白,三是言简意赅,四是准确鲜明……”来自省联社培训老师的这番话着实令我汗颜。
本人对“文学青年”的称呼自然不敢高攀,但也算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上至唐诗宋词,下至明清小说,也有几千篇烂熟于心,豆腐块小补丁也偶有见报,但作为一名80后的青年深受80后作家的影响,文字当中总难免有一些晦涩难懂、道不清也说不明的东西。有时写完之后自己看了也发懵,而有些明明可以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我却偏偏不由自主地用些虽华丽但却苍白无力的辞藻去描述,往往事后再去看时,便发觉那其实就是一间外表漆得金碧辉煌而内里早已经被虫蛀得千疮百孔的房子,恰恰应了一句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今天听了老师的讲课,我更加觉得这个毛病要改了。李白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想自然的美无需装饰,发自内心的情感最让人感动,文章当然高在真诚,贵在朴实。
在培训中,老师讲课还提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如何收集新闻素材。我就常常因为没有好的写作素材而急得抓耳挠腮。生来便以平常心待人接物的我对身边的一切事总是缺乏应有的热忱,而要写好新闻、写好文章便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敏感的心,套句行话,就是要有一双超级新闻眼,可以随时发现大事、好事、 难事以及新鲜事,而感觉愚钝的我总是在这些事儿都快成为陈谷子烂芝麻的时候才惊呼:“啊?居然有这么一回事!”唉!如此迟钝的我写不出先声夺人、出奇制胜的东西也就不足以为怪了。
听完课后,我便暗下定决心:“关注新闻,关注民生,勤于思考,用心观察。”处处留心皆文章乃亘古不变的真理,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也会练就一双锐利的新闻眼。
老师最后勉励我们:古语有曰“立德不朽,立功不朽,立言不朽。”立德不朽的是那圣人,立功不朽的是那伟人,而立言不朽的便是那文人。我呀,俗人一个不敢自诩文人,但我誓将那文人的精神发扬到底,正如省联社的老师在培训课结束时送给我们的祝愿:“淡泊以明志,妙手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