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报道  > 正文

祁门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滋养茶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8日 作者:张琳,汪旻 来源:安徽祁门农村商业银行

今年以来,祁门农商银行深立足“中国红茶之乡”产业特色,创新构建“圈层联动-全链赋能-集群护航”三维服务体系,以金融“活水”滋养茶产业全生态。截至2025年3月,该行茶产业贷款余额超10亿元,惠及茶商、茶企超1100户。

聚势圈层联动,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共同体

祁门农商银行创新“协会+银行+企业”三方合作机制,与祁门红茶协会签订5亿元战略授信协议,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进一步强基核心圈。建立协会企业“成长档案”,动态记录茶企信用、经营数据及升级需求,提供“初创-成长-成熟”全周期产品,育苗成长圈企业。

祁翔茶业公司负责人、“黄山好人”吴腊爱就是当中的受益者,从8年前30万元的“道德贷”,到如今300万元“商e贷”,该行提供的“道德+信用”陪伴式升级服务,有效助力吴腊爱将家庭作坊升级为年销千万的省级龙头企业。“农商行就像我们的‘金融管家’,总能给予我们最为精准的资金支持。”吴腊爱表示。

此外,该行通过科创圈引领,“贷”动龙头企业优先发展茶产业新质生产力。作为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及茶旅等全链条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业企业,安徽省祁门红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由该行牵头的2.2亿元银团资金支持下,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研发的祁门红茶初、精制一体化、5G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从鲜叶到成品茶的全流程不间断作业,带领祁门红茶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迈入新时代。

聚焦全链赋能,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体系

针对本地茶产业“小而散、周期性强、融资难”的特点,该行聚焦茶叶生产全链条,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在茶农种植方面,为有效解决茶农“小额、分散、快捷”的融资需求,以“整村授信”为抓手,通过“农e贷”授信,创建信用村等举措,实现全县111个行政村建档全覆盖,进一步打造农村信用体系,有效解决茶农贷款难的问题。在“早茶之乡”箬坑乡,茶农老九的茶苗基地在“农e贷”带来的金融“活水”滋养下,种植面积已从4亩扩大到10亩,茶苗种植数量从60万棵增长至150万棵。

在市场流通环节,践行“做大户数、做小客户”的理念,创新推出“茶易贷”信贷产品,随借随还灵活匹配采茶季资金需求。祁门县孙同顺茶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祁门特有的篓装半发酵紧压茶——安茶,为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衍生包装设计能力,祁门农商银行开辟绿色通道,高效完成新增100万元信用贷款授信,精准破解企业资金瓶颈。

在设备升级服务上。结合企业规模,坚持“一户一策”定制“茶企贷”信贷产品,最高授信可达千万元,畅通审批“绿色通道”,确保资金“早投放、早见效”。春茶采收时节,祁门县义旺茶厂负责人陈义根因扩大生产面临资金缺口。该行“茶季金融服务小分队”主动上门,定制信贷服务,仅用3天就完成“茶企贷”授信审批。“从申请到放款全程高效,让我们牢牢抓住了鲜叶收购黄金期!”陈义根感慨道。

聚力集群护航,筑牢特色产业发展安全网

健全快速帮扶机制,主动为企业减费让利。4月11日,历口镇茶商江学民的茶厂因极端天气导致部分厂房坍塌,损失近20万元。祁门农商银行实地走访后,立即制定减费让利方案,助力复工复产。“厂房毁了,但信心没垮!有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们一定尽快恢复生产。”江学民说。

夯实基础现金服务,积极推广“零钱包”,全域所辖支行均设立零币兑换窗口,截至4月末,该行累计向市场投放零币1600万元,保障茶农“每一片叶子都能变现”。

强化金融知识教育,结合“千企万户”客户大走访和“五进”活动,进商圈、进乡村、进茶园,将反假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知识送到茶农茶商身边,全力保障“钱袋子”安全。一季度累计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超百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惠及群众3.5万人次。

从一株茶苗到一杯香茗,从助力传统加工到支持智慧化管理,从解决融资难题到保障支付便利,祁门农商银行以全链条金融“活水”滋养茶产业协同发展。接下来,祁门农商银行将继续在增强茶产业硬实力、助力发展茶新质生产力、弘扬徽茶文化软实力上出实招、谋实效,推动茶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迈进,为打造“世界红茶之都”绘就更加鲜活的“茶兴民富”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