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明创建 > 文明风尚  > 正文

“吞卡”启示录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1日 作者:余承刚 来源:歙县农商行

 

分理处刚装了取款机,大多数农村人不会使用,我就成了他们使用ATM机的义务工,从插卡开始到取出钱后,每次我都会特别提醒,不要忘记取卡。告诉他们卡被机器吞了是小事,如果后面的人又来的“及时”,趁卡片没被吞之前,不用输入密码,就能接着操作。然后我举例,我有一个朋友,在屯溪某行的取款机取完钱,因为赶着办事,忘记取卡,被别人接着操作,取完了卡上所有的钱,损失7000元。很多人对我的提示表示感谢,也有个别人对我的提示并不在意,说傻子才会忘记取卡。我说,你还别不理解,这样的“傻子”还真的有,还是小心的好。

 

取款机开通服务差不多一个月了,终于在加钞时发现了开通以来第一张被吞的金农卡,不知道是哪个“傻子”,会计说卡上没写名字不知道是谁的,我就让他在系统上查一查,好及时通知这位客户,别让他找不到卡着急。可是这段确实时间很忙,柜面一整天都有客户排着长队办业务,无暇顾及查看这卡到底是哪位客户的。

 

第二天,我进城办事。下午,去徽城支行自助银行前取钱,一掏口袋,卡没了,翻遍口袋和随身带的包,赶回家又把家给抄了一通,还是不见踪影,难道是乘车时不小心掉了?我突然想起取款机“没收”的那张卡,不至于是我的卡吧?我应该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我还是打了个电话给会计,告诉他我的卡号尾数,会计当即查看了一下,笑了,说:“你真是个仙人呐,回来履行取卡手续吧!”

 

这怎么可能,我居然把卡忘记在取款机里,一个教会无数农村人如何取款,无数次强调和提醒取款人别忘记取卡的农商行员工,自己却一脚踏空。我自以为经常会有客户取完钱忘记取卡,而情况并非我想的那么糟,ATM机运行一个月来,还没有一例“吞卡”,ATM吞没卡登记簿还是洁白无瑕,在众人开心的笑声中,在登记簿的第一行“领卡人”处签上自己的名字,我真想把自己按在地上狠揍一顿。

 

随后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起“吞卡”事件,也得出以下二点启示:

 

启示一:你提醒别人要注意的,自己也要小心,你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否则你所担心的事情往往坏在你自己身上;

启示二:莫把别人当“傻子”,要别人注意这、注意那,如果自己不注意,说不定也会成为“傻子”。

 

如今,我一如既往地教一些农村老人如何使用ATM机,提示他们取钱后别忘记取卡,不同的是多了一个现身说教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