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明创建 > 企业文化  > 正文

父亲一路伴我成长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1日 作者:王志军 来源:安徽休宁农村合作银行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感谢一路上有你。”每次听到这首《父亲》的时候,就好像在描述自己的父亲一样。

说起我的父亲,我跟他不仅有相似的外貌,差不多的个头,接近的体形,同样的属相。更投缘的是,我和父亲生日都是同一天,这让我觉得我跟他有着特殊的情缘。

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家里的田地比较多,所以他每天都是奔波在田间地头从事各种农活。父亲虽然每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但他心里的愿望并没有寄望于这些农作物上。别看父亲每天干着农活,可他心里想着却是如何让我上好学,找到好工作。

父亲希望我努力读书,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脱离与黄泥土打交道的日子。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从小父亲就给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自打上小学起,我就从来没有让父亲“消停”过。

父亲供我上学的信念很坚定。记得小学升学考试那年,父亲说不管我考的怎么样,初中一定要让我上省重点中学。当时由于我年龄小,个子又矮,学校离住家又有十多公里路,父亲不放心我一个人骑车上学,每个星期都是父亲陪我一起骑车上下学。父亲从来不用自行车带我,他让我自己骑,学着独立,他总是在后面跟着我一直护送我到学校。虽然我们的自行车比不上别人的摩托车甚至是汽车接送,但是我觉得有父亲的“保驾护航”很安全、很开心,直到现在我依然怀念与父亲一起骑车上学放学的日子。

中考那年,我没有达成父亲的愿望考上省重点。尽管家里的亲戚都说不如趁早学们手艺算了,但是父亲依然坚持让我自费上高中,几千元的借读费对于当时的农村家庭也算是一笔大的开支,更何况三年的高中费用是个不小数。为了供我上学,在家干了几十年农活的父亲头一次奔波在外打工。

高考结束后,我没有听从父亲的意愿填报自愿。父亲希望我将来成为一名教师,而我偏偏选择了会计专业,父亲总是担心我将来毕业找不到工作。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我没有让父亲停歇过,直到大学毕业后我考进了休宁农商行,父亲似乎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父亲不太擅长情感表达,很少从嘴边说出关心的言语,他不像母亲那样整天“唠叨”的关心我、教育我。母亲常在我身边“唠叨”说父亲为了供我上学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可父亲从来都不向别人述说这一路走来的艰辛。父亲的爱很含蓄,他总是在背后默默的关心与鼓励我,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虽然我现在工作了,也不跟父亲常住在一起了,但是父亲还是时常打电话问我工作的事,总是提醒我在单位里要做好人、做好事。

父亲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图回报的。感谢父亲给了我生命,更感谢父亲“给”了我这份工作。我想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才对得起父亲这份沉甸甸的关怀,相信在父亲的关心与支持下,今后的日子我会走的更高、更远。

感谢一路上有你——我的父亲。